

Road To Get Lean Week 6 & 7 (Ricky's Story)
Week 6 & 7 log [大隻左喎] 「嘩你瘦左成個碼」 「你下身好明顯減左」 「大隻左啊」 呢個星期聽到好多呢d說話 係開心的,但距離目標自知仲有一段距離 仲有兩個月左右時間 要加把勁! 重量訓練🏋🏻 一切依計劃進行中 訓練時間十分規律 星期一: 6:00-8:00pm 星期三:6:00-8:00pm 星期四: 6:00-8:00pm 星期六: 7:00-9:00am 開始推自己做Bonus reps / sets 經常同自己心中的魔鬼對衡 要留力就push多3-5reps Bonus sets: push up 20 reps x 3 sets / sit-up 20 reps x 3 sets 膳食🍽 因為膳食加運動個幾月 令生活變得很有規律 睡眠質素(一覺天光,正!) 朝早工作精神各方面都有提昇 以前,食到飽一飽,再隊零食(壓力太大)先瞓....瞓得又唔好.....不勘回首 身體改變📉📈 脂肪再走了一點(腹,下身等) 肌肉繼續增加 舉鐵亦都覺得上力 腹部開始有明顯變化(很慢很慢) 有趣是體重再沒有第一個月那麼下跌得那麼快!


#AskKenneth 144: Refeed 碳水彌補日
#AskKenneth 144: Refeed 碳水彌補日 Refeed 是一個工具。
如果你的身體脂肪比較多的話,
我會延遲你的Refeed時間。可能兩個星期一次或四個星期一次。
視乎情況。 學員Ricky經過low-carbs diet 九個星期後,
我才給他第一次Refeed。 如果你的身體脂肪比較少的話,
我會讓你每星期Refeed 一至兩次。 我的學員亦會把Refeed 吃過的食物放進飲食日誌內,
記下一切他們所吃的。 每個人有不同的上限,碳水份量亦有quota。
不能超越,亦不能過度進食。 如果你的訓練目標是力量的話,
在作高強度之深蹲或硬拉的訓練前,
我會建議Refeed碳水。 **我昨天比賽之前沒有進行Refeed,
如果我Refeed了,一定達唔到磅。
所以到了Clean&Jerk的時候,
雙腳已很軟。 Anyway,我每星期都會問我的學員的感覺如何,
當我發現他們的舉重表現不佳的時候,
或精神狀態有問題,
不想繼續訓練的時候等等,
這便是適當時機去進行Refeed。 絕對不能胡亂使用。
因為有


One Arm Hang
One Arm Hang
I've learned this method from Ido Portal. It not only can build your grip strength, but it is also beneficial to your shoulder health.
#idoportalmethod
By the way, #Parkour is very good for the kids and adults. It's so much fun when you're jumping around.
Some people said it's dangerous.
Yes, it is...if you never know how to jump, how to fall, how to land...
If you're inactive, and always sitting around at the office and the sofa, it's dangerous to yo


Sea Fest Olympiclifting Competition
97kg + 110kg = Total 207kg - 5th place
I'm qualified to the provincial standard What I've learned today
1. Cutting weight is the biggest challenge to me. That's an incredible achievement for me.
Trust me, being 77kg is really tough for me.
I did a lot of shit in the past months. 2. My Snatch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last comp in March (I was 84kg). It is smooth & stable. And I am lighter today. 3. The problem is that I spent a lot of time on the snatch, and Jerk is weaker.


Road to Get Lean Week 5 (Ricky's Story)
Week 5log [失落感的一星期]
開始新一月的programme,但已有唔少衝擊要抵抗,忙碌的一星期,出卷、寫書、行政、班務、搵樓、學新一月workout programme 、班務一起爆發, 哼,priority 最高依然係 『家庭』和 『訓練』 可惜,打籃球又拉傷,相同位置,今次右腳!落地小腿卡一聲,心唸已經大鑊,會唔會以後收檔?!不斷重複問 好彩無斷任何筋鍵,要停止籃球幾星期,很不爽!真的很不爽! 教練即時變陣,由3日gym轉成4日gym,我贊成! 記住,唔好俾懶的藉口自己,懶一次,就陸續有來! Consistency is important! 重量訓練🏋🏻 有幾個新programmes,亦新加了straight set, superset & triset、重量每set都提高等! 照舊要主動拍下新學的動作俾教練狠批!
膳食🍽 已經十分routine & discipline!
有時間會開始試新煮法! 今星期開始教練有新的目標: 1600kcal on training day
P: 160g
C: 100g
F


#AskKenneth: Answering Question
#AskKenneth: 今天收到一位朋友的電郵,希望在此分享我的看法,因為這個情況經常發生在一般非運動員身上。 朋友A於2017年開始減肥,已由178磅,體脂率25%。
今天153磅,體脂率19.5%。 用既方法係控制飲食,加做運動。 以前飲食無節制,每日六罐啤酒或以上,每晚宵夜,現在星期一至五早餐麥皮加xxx營養素,午餐魚旦生麵,晚餐再麥皮加營養素,(當然時不時有偷吃小食,周未同仔女出街有時都大魚大肉) 周一至周五會去做gym,每次都一樣。
先跑25-30mins around 3k, 15mins hiit, 引體上升 三組,雙槓 三組, 啞鈴推胸三組。 剛睇你Fb 話跑步可能阻礙減肥,
想問問我是否要改一改做gym的項目?
我沒有什麼特別目標,不是要參加長跑或選美,只係想試下有abs既body,咁大個仔都未試過... 以下是我的看法: 1. 由178lb減至153lb,是非常好的事,他是一個很有決心的人及有動力。我喜愛訓練採取主動的人。有前途! 2. 早餐: 大約500kcal, 午餐: 500kcal, 晚餐: 500kcal,


Jill's Transformation in 16 weeks - #AskKenneth
我於2002年便認識Jill。我們曾經代表 CWB Rugby Football Club 其中一隊剛剛創辦的Marine ,當時由Ocean 教練教導我們。 第一年,尤記得我隊的隊員全部都是初學者,所以每場都輸波,但我們的teamwork非常之好,越打越起勁。第二年,Rambo教練加入我們的團隊,訓練我們。我記得還拿了我們的組別冠軍。 Jill從來都不會做gym,他可能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要應酬和跟朋友吃飯。講飲講食必定有他份。上年十月回港跟前隊友吃飯,他還沒有提過要找我訓練他。但是今天一月,他電郵給我,話他一定要變得健康一些。 既然他咁有誠意,就開始設計訓練計劃和飲食計劃。我真的不相信他能夠熬過十六星期的訓練。大家要知道的是,去gym訓練是第一步,相對性比較容易,但要在家預備食物,減少出街食飯是完全改變他的生活習慣。 所以,我相當佩服我所有跟我訓練的朋友。 以下是他經過十六星期地獄式訓練的分享: 1. 我為何開始接受訓練呢? 有一日當我沖完涼照鏡,一見到個肚腩咁大個,好像有了幾個月身孕似的,我想我餘下人生是否要咁樣落去,因為我知道我而家冇肥胖帶


Road to Get Lean Week 4 (Ricky's Story)
Week 4 log [一個月] "If you are not going to extreme, you better go home!" Online coaching 訓練時是一個人的,渣流灘抑或是要去盡? 要交待的人 - 都只有自己! 完成一個月的訓練,相片能tell the truth, 確實去了很多脂肪,但自己目標未至於此! 還有三個月! 自知自己體能天資唔夠好,我的工作只要每日坐、企同講,所有我知自律對我呢個情況更加緊要! 重量訓練🏋🏻 發現自己唔加weighting,係唔會有breakthrough, +2kg 做到,+2kg 又做到,再加、頂到!這感覺很正! 做完那酸痛感覺其實是滿足感! (聽落有點變態😝) 膳食🍽 身邊的人都開始習慣我的膳食安排! 有趣是他們也作出了微調節,少了垃圾食物,多了有益的東西!還好吧! 身體改變📉📈 總結第一個月的身體變化 脂肪走了不少 上身不斷修改,多了肌肉,肌力也有改善 (前臂有點改善,因為初學者前臂往往不夠力而特別酸痛) 上腹亦不斷收緊,但下腹仍不理想! 目標第二個月內要見成效!


#AskKenneth 131: 只做運動去減磅得唔得?
今天又收到同樣的問題,
其實我每個星期都收到同樣的問題。 問題是:
他們每星期打籃球兩小時,
再加每星期跑兩至三小時步。
為何不能減掉磅呢?
已經由二月開始作運動,
但他並不想做gym,
而他的目標是減10-15公斤。 我的答案多數是反問他:
1. 有沒有記錄每日食的東西 2. 知不知道你進食多少卡路里 3. 脂肪和肌肉比例如何 4. 生活模式是怎樣 5. 有沒有飲酒習慣 還有一個很重要問題 6. 你覺得gym在世界的出現是否多餘呢? 講真,
如果你的方法是可行的話,
由二月開始到六月,
應該有很好的成績吧! 唔知道點解在2017年,
仍然有很多人不著重建立肌肉,
去燃燒脂肪呢? 想知更詳細關於減肥的提示,
現在便可以報名今年8月20日的workshop
電郵: trainerkenneth.lo@gmail.com


#AskKenneth 128: Losing Size During Cutting Phase
Some trainees (they are non-competitive body builders) are afraid of losing size during the cutting phase. I think that they don't understand what's "cutting". Reminder from school: 1lb of Fat is BIGGER than 1lb of muscle in term of the size. For example, a trainee was 85kg, he did back squat with his double bodyweight. Yes. He is strong. But he was not lean. Now, he is 77kg, he is getting leaner. Of course, he may not squat double bodyweight again at this moment. Why? Since